近日,央視《共同關注》欄目重點報道了光場重建技術在文化科技融合中的應用,報道中位于北京首鋼園的大光球——由凌云光全資子公司元客視界自研的LuStage光場重建系統,作為北京市科委支持建設的重點項目,是國內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照度最亮的光場重建平臺。該系統廣泛用于XR虛擬制作、虛擬演藝、VR大空間、AI電影等數字人場景,顯著降本增效,成為我國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技術示范平臺。

在“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下,文化產業正在加速向數字化、沉浸化升級,數字人已成為文旅、影視、非遺等場景的關鍵載體,而如何高效制作數字人,也成了能否實現內容規模化落地的關鍵。

LuStage產品負責人劉博文在采訪中表示:“傳統3D超寫實數字人制作往往耗時一個月以上,成本高達數十萬元;而借助LuStage系統,周期可縮短至一周以內,成本至少降低一半。”尤其在沉浸式3D內容中,該系統解決了高真實人物素材缺乏的關鍵痛點,顯著提升內容表現力,更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到“真人級”數字表演,在數字文化場景中釋放出更大價值。

60602c36a692131f249f340db4d1c80d.jpg

LuStage光場重建系統的核心為一個大型球體采集空間,內部部署近200臺超高清相機與7萬多顆高亮度LED燈珠,可靈活組合多種色溫、光照角度與強度,模擬真實復雜的光照環境。系統通過高密度、多視角、多光源同步采集,精準捕捉人物在真實光場中的立體信息,對演員進行720°拍攝,配合AI算法進行多視角數據處理,實現1:1高精度3D重建,保留角色微表情、皮膚紋理、發絲動態、服飾褶皺等精細細節,無需人工修復,結合VR/AR/MR與渲染技術,可直接生成應用于6DoF交互與虛實融合的沉浸式空間視頻。

深耕光場技術十余年,依托母公司凌云光在視覺領域的深厚積累,元客視界圍繞不同精度與場景需求,打造覆蓋靜態重建、動態重建、材質貼圖重建的全棧光場解決方案,LuStage形成H3D數字人制作系統、S4D體積視頻生成系統、F7D人臉光場重建系統多個專業子系統,已廣泛服務于中科院、支付寶等數百家科研與高校機構,支撐其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應用。影視內容方面,相關技術被用于打造董浩、米盧等3D超寫實數字人物,成為數字人制作標準化、規模化的關鍵工具,推出《甄嬛前傳》、《王勃VR版》等自制VR內容,推動文化內容形態持續升級。

501826bb80a77d0c26f6a2bab659d280.jpg

LuStage光場重建系統以對人物細節的極致還原,構筑了數字內容創作的堅實“基石”,要賦予這些數字角色以真實自然的動態表現,則離不開另一項關鍵能力的支撐——元客視界自研的FZMotion運動捕捉系統。

FZMotion具備亞毫米級空間定位和姿態捕捉精度,支持多目標、抗遮擋、超高魯棒性追蹤,能夠精準捕捉人物復雜動態和細微動作,已廣泛應用于總臺春晚《山河詩長安》等多個創意節目、《燕云十六聲》國產游戲角色、《柒兩人生》XR虛擬直播等項目,在舞臺演藝、游戲交互、虛擬直播等場景中,賦予數字角色更加真實自然的表達,顯著提升沉浸感與真實感。

11100b4ca85a7b067a755e9b9069ddd2.jpg

此外在智能體和具身智能領域,FZMotion的技術實力也被廣泛驗證,系統成功支撐了清華大學千平大空間無人系統平臺,已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開展長期合作,廣泛服務于具身智能數據采集、遙操作與仿真訓練、與機器人出廠檢測等關鍵任務場景,與睿爾曼、傅利葉等行業頭部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已落地北京市首個人形機器人訓練中心以及蘇州具身智能機器人綜合創新中心。

凌云光·元客視界憑借領先的光場重建與運動捕捉技術,構建驅動數字人和智能體的技術底座,未來將持續協同科研與產業伙伴,推動文化內容生產的智能躍遷,共同繪就“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新圖景。